
家長應該如何對待孩子的厭學問題
如何對待孩子厭學
孩子厭學是當今教學實踐中普遍存在的,令教師和家長都感到非常棘手的問題。厭學主要表現為對學習毫無興趣,視學習為沉重的負擔,有時甚至是一種十分痛苦的事情,盡管面對各種紀律的約束,仍無法維持正常的學習活動,經常不寫作業(yè)。

導致厭學的原因有各方面的,作為孩子的家長,我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幫助厭學的孩子:
1.要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讀書與求知、求知與成才的關系,讓孩子懂得從小樹立起正確的讀書觀和人生觀,養(yǎng)成積極上進,勤奮學習的良好習慣。教育孩子不會的問題要及時問家長,并不厭其煩的為其講解。
2.盡量減輕孩子的心理和學業(yè)負擔,給孩子較多的活動時間與空間。教育周圍孩子不歧視他們,能主動和他們一起玩。
3.為他們創(chuàng)設成功的機會。厭學的孩子常常過分夸大學習中的困難,過分低估計自己的能力,這就需要家長為他們創(chuàng)設成功的機會,讓他們在學習活動中通過成功地完成學習任務、解決困難來體驗和認識自己的能力。同時要給他們樹立一些成功的榜樣,因為一個人看到與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,就會增強自我信念,認為自己也能完成同樣的任務。
4.指導孩子提高學習能力。很多厭學的孩子一般都是由于學習跟不上,經常受到家長的批評,家長的責怪以及同學們的輕視。索性破罐子破摔,經常逃學,在外“鬼混”。因此,只有孩子學習能力提高了,他們才會變得自信起來,那么學習的興趣自然而然就會產生。
5.家長要尊重孩子,平等對待每一位孩子,不體罰或變向體罰孩子。關心愛護他們,讓他們感到原來家長沒有放棄自己,用愛心感動他們。
其實,只要家長能夠對癥下藥,耐心細致地做好厭學心理的輔導工作,就可以調節(jié)孩子的心理問題,幫助他們排除心理障礙,有效矯正厭學心理,讓其可以憑健康、積極、向上的心理來對待學習和生活。
- 上一篇:怎樣解決中學生厭學心理
- 下一篇:警惕“考前綜合征”,不要讓心態(tài)壞了事